BFS算法套路框架

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

给定一个二叉树,找到该树中两个指定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

所有二叉树的套路都是一样的:

void traverse(TreeNode root) {
    // 前序遍历
    traverse(root.left)
    // 中序遍历
    traverse(root.right)
    // 后序遍历
}

所以,只要看到二叉树的问题,先把这个框架写出来准没问题:

TreeNode lowestCommonAncestor(TreeNode root, TreeNode p, TreeNode q) {
    TreeNode left = lowestCommonAncestor(root.left, p, q);
    TreeNode right = lowestCommonAncestor(root.right, p, q);
}

现在我们思考如何添加一些细节,把框架改造成解法。

labuladong 告诉你,遇到任何递归型的问题,无非就是灵魂三问

1、这个函数是干嘛的

2、这个函数参数中的变量是什么?

3、得到函数的递归结果,你应该干什么

呵呵,看到这灵魂三问,你有没有感觉到熟悉?本号的动态规划系列文章,篇篇都在说的动态规划套路,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?是不是要明确「定义」「状态」「选择」,这仨不就是上面的灵魂三问吗?

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回答这灵魂三问。

解法思路

首先看第一个问题,这个函数是干嘛的?或者说,你给我描述一下lowestCommonAncestor这个函数的「定义」吧。

描述:给该函数输入三个参数rootpq,它会返回一个节点。

情况 1,如果pq都在以root为根的树中,函数返回的即是pq的最近公共祖先节点。

情况 2,那如果pq都不在以root为根的树中怎么办呢?函数理所当然地返回null呗。

情况 3,那如果pq只有一个存在于root为根的树中呢?函数就会返回那个节点。

题目说了输入的pq一定存在于以root为根的树中,但是递归过程中,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,所以说这里要定义清楚,后续这些定义都会在代码中体现。

OK,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,把这个定义记在脑子里,无论发生什么,都不要怀疑这个定义的正确性,这是我们写递归函数的基本素养。

然后来看第二个问题,这个函数的参数中,变量是什么?或者说,你描述一下这个函数的「状态」吧。

描述:函数参数中的变量是root,因为根据框架,lowestCommonAncestor(root)会递归调用root.leftroot.right;至于pq,我们要求它俩的公共祖先,它俩肯定不会变化的。

第二个问题也解决了,你也可以理解这是「状态转移」,每次递归在做什么?不就是在把「以root为根」转移成「以root的子节点为根」,不断缩小问题规模嘛?

最后来看第三个问题,得到函数的递归结果,你该干嘛?或者说,得到递归调用的结果后,你做什么「选择」?

这就像动态规划系列问题,怎么做选择,需要观察问题的性质,找规律。那么我们就得分析这个「最近公共祖先节点」有什么特点呢?刚才说了函数中的变量是root参数,所以这里都要围绕root节点的情况来展开讨论。

先想 base case,如果root为空,肯定得返回null。如果root本身就是p或者q,比如说root就是p节点吧,如果q存在于以root为根的树中,显然root就是最近公共祖先;即使q不存在于以root为根的树中,按照情况 3 的定义,也应该返回root节点。

以上两种情况的 base case 就可以把框架代码填充一点了:

TreeNode lowestCommonAncestor(TreeNode root, TreeNode p, TreeNode q) {
    // 两种情况的 base case
    if (root == null) return null;
    if (root == p || root == q) return root;

    TreeNode left = lowestCommonAncestor(root.left, p, q);
    TreeNode right = lowestCommonAncestor(root.right, p, q);
}

现在就要面临真正的挑战了,用递归调用的结果leftright来搞点事情。根据刚才第一个问题中对函数的定义,我们继续分情况讨论:

情况 1,如果pq都在以root为根的树中,那么leftright一定分别是pq(从 base case 看出来的)。

情况 2,如果pq都不在以root为根的树中,直接返回null

情况 3,如果pq只有一个存在于root为根的树中,函数返回该节点。

明白了上面三点,可以直接看解法代码了:

TreeNode lowestCommonAncestor(TreeNode root, TreeNode p, TreeNode q) {
    // base case
    if (root == null) return null;
    if (root == p || root == q) return root;

    TreeNode left = lowestCommonAncestor(root.left, p, q);
    TreeNode right = lowestCommonAncestor(root.right, p, q);
    // 情况 1
    if (left != null && right != null) {
        return root;
    }
    // 情况 2
    if (left == null && right == null) {
        return null;
    }
    // 情况 3
    return left == null ? right : left;
}

对于情况 1,你肯定有疑问,leftright非空,分别是pq,可以说明root是它们的公共祖先,但能确定root就是「最近」公共祖先吗?

这就是一个巧妙的地方了,因为这里是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啊!前序遍历可以理解为是从上往下,而后序遍历是从下往上,就好比从pq出发往上走,第一次相交的节点就是这个root,你说这是不是最近公共祖先呢?

综上,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就计算出来了。

总结

LCA 就是后序遍历,后序遍历有从下往上的特性,前序遍历有从上往下的特性